แสงธรรมนำใจ > มหายาน
地藏菩薩 พระกษิติครรภ์มหาโพธิสัตว์
時々होशདང一རພຊຍ๛:
! No longer available
ขอเชิญฟังธรรมบรรยายของ พระอาจารย์ ไฮเต้า ไฮเต้าฝ่าซือ
............ท่านเล่านิทานธรรมเรื่องราวเกี่ยวกับการเบียนเนื้อสัตว์.............
第十六卷 chapter 6
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
(第十六卷)
ในส่วนเนื้อหาเกี่ยวกับขุมนรกเป็นการบรรยายของพระอาจารย์ เจิ้งคงฝ่าซือ บรรยยายที่
ชมรมนักศึกษาประเทศ สิงคโปร์
{淨空法師}主講新加坡淨宗學會錄影室
有大地獄,號極無間。又有地獄,名大阿鼻
請掀開{科註}卷中第四面 第二行的經文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มัชฌิมประภาสปุญสถาน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ขอบุญกุศลที่ข้าพเจ้าได้กระทำนี้จงเป็นปัจจัย เกื้อหนุนสรรพชีวิตทั้งหลายให้ได้บำเพ็ญอนุตรวิถี กลับจิตแปรใจ ได้คืนจิตเดิม มีความสงบเย็นใจกาย ปราศจากเสียซึ่งสรรพกำทุกข์ ปลอดพ้นจากภัยเวร สงครามข้าวยาก ด้วยเดชะบุญนี้ จงช่วยค้ำชูบิดา - มารดา ครูบาอาจารย์ - ผู้มีพระคุณ ญาติสนิท - มิตรรัก ศัตรูหมู่มาร สรรพเจ้ากรรมนายเวร เทวาทุกชั้นฟ้า อารักษ์ทั่วชั้นดิน เหล่าภูติ นาคา - นาคี เหล่าวิญญา - หมู่เปรต - อสูรกายเหล่าสัตว์ใด ๆ จงเป็นผู้ได้รับอานิสงค์เดชะแห่งผลบุญนี้ท่วนทั่วทุกคนเทอญ......................
昨天介紹到這個地方,這裡面的意思甚深甚廣,詳細說實在是說不盡。可是重要的我們要了解,什麼原因造成地獄?為什麼會在這裡面受這些苦報?這一點非常重要。《地藏十輪經》上說五逆罪為最極惡,五逆後面還會詳細說明。這是殺父、殺母,父母恩德太大,我們的生命得自於父母。如果我們能夠細心觀察,父母照顧嬰兒小心謹慎無微不至,從出生大概到三歲,小孩不能離開母親的身邊,時時刻刻受母親的關懷保護,才不至於傷害性命。而父親,現在做父親的人,對子女所盡的責任不及古人,古人做父親的不但是童子要教,嬰兒要教,母親懷孕的時候就要教,胎教,這才盡到做父親的責任。所以父母恩德之大,在世法裡頭沒有能夠相比,不知道恩德,不知道報恩,還要加以殺害,這罪極重,墮極無間、墮大阿鼻。
第二種罪業是殺阿羅漢,阿羅漢是修行證果的聖人,人天師範,世間真正的福田,他所在的地方為一切眾生種福。你殺阿羅漢,就是把眾生種福的福田毀掉了,這一方人都沒有福報,所以罪就重了。所以殺阿羅漢,不是對阿羅漢一個人結罪,不是對他結罪,是對這一個地方眾生來結罪,這罪就重了。現在世間有沒有阿羅漢?應真的羅漢我們相信一定有。佛菩薩化身在世間都很多,哪裡說沒有阿羅漢?但是我們凡夫不認識,你想找阿羅漢來殺也找不到。可是有等流的罪,等流是跟他相等的罪,相等的罪是誰?善知識。在這個地方上有德行、有學問,又能慈悲教化一方眾生,殺害這種人等於殺阿羅漢,這罪就很重。不但不可以殺害,連毀謗的罪都不輕,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。可是世間有一些無知之人,對於善知識有意無意產生一些毀謗,無意是無知,有意那是別有用心;別有用心裡面嫉妒是佔一大部分。現在還有一些人有些策略,如何在社會大眾提高自己的身分,提高自己的知名度,提高自己的聲望,用什麼方法?哪個地方很有名、得大眾景仰的,把他批判、把他駁倒,他就上來了,這是別有用心,造作的罪業都是無間地獄、阿鼻罪業。這是心裡面懷極重的邪惡,他不怕因果報應,為了眼前的名利,眼前一點的利益,敢造這一種重大的罪業,這是無間地獄的業因。
時々होशདང一རພຊຍ๛:
第三種出佛身血。佛現在不在世,有等流之罪,就是以惡心破壞佛的形像,無論是泥塑的、木雕的,或者是金屬鑄造的,或者是彩畫的,畫的這些佛菩薩形像,是以瞋恨的心把他破壞,這罪就是五逆罪。如果說無意的?無意的損壞是過不是罪,那很輕,是無意的,懺悔行,通懺悔;惡意的是不通懺悔。
末後一條破和合僧,就是破壞僧團。和合僧僧團實在是非常不容易見到,這裡頭也有等流罪。破壞別人的信仰,破壞別人的願心,破壞別人的修學,等於破和合僧的罪,這罪都是非常非常之重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這裡頭也有有意跟無意,都必須要揀別,有意是惡意,無意是對於這些理論與事實真相,沒有透徹的了解。譬如經上常講的自讚毀他,自己讚歎自己修學的法門,與自己修學不同的法門任意毀謗,也是這一類的罪業。現在在世間許多處所我們聽到,這一些造作罪業的人,造作罪業之事。我們必須要了解,佛菩薩說法是應機而說,所以佛法沒有定法。《般若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佛不但無有定法可說,佛也無法可說;甚至於說到極處,如果有人說佛說法,就是謗佛。
說到這個地方,佛這一些開示我們要細心深入去體會,然後你就不會造謗法之罪,你就不會造了。因為他是應機施教,我的根性跟你的根性不盡相同,就是同修淨土法門,同念阿彌陀佛也不完全相同。怎麼說?我喜歡追頂念佛,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一句一句接一個,他喜歡慢慢的念,阿彌陀佛,這兩個人就不一樣,兩個人都能往生。這個人說我這個念法正確,你那個決定錯誤,那不是打架嗎?不一樣,所以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。同樣是害病得感冒,醫生給你處方,當然藥大同小異,也有不一樣,你吃這個藥吃好了;看到你那個藥方上有一兩味不對,錯了,你就批評他,他的體質跟你體質不相同。同樣是一個處方,同樣是一個醫生,給我的分量、給你的分量不一樣,給我用三錢,給你用四錢,那你兩個還要打架?到底哪個對、哪個不對?體質不一樣。佛講經說法度眾生就像這種情形一樣,所以你要說這個對、那個不對,你就謗佛、謗法、謗僧。為什麼?一切經是佛說的,你謗佛;你隨便批評經典,拿著這部經批評那部經,拿那部經批評這部經,謗法;依照經論修行證果的人,這是僧。你任意批評,毀謗三寶造無間罪業,造這個罪,這都是愚昧無知。我們要明瞭。
時々होशདང一རພຊຍ๛:
祖師大德們,我們看到他們註疏裡面有批評,我們敢不敢學?不敢學,他批評是有對象,應機而說的。你們聽過宗門的公案,南泉斬貓,你能學嗎?你能看到貓殺掉牠,看到狗也殺掉牠,你可以幹嗎?丹霞可以把木頭佛像劈開來燒火,你也可以幹嗎?他為什麼那個作法,他有當機者,他這個舉動能令那個人開悟作佛,所以他不犯罪。我們要把佛像劈開來燒火,我們是犯破佛身血的重罪,他不犯。他是何等人物,我們怎麼敢幹這種事情?所以這是一定要懂得。過去學佛有師承,等於說我們學佛有了保障,就好像嬰兒、兩三歲的小孩有父母照顧。現在學佛沒人照顧,兩、三歲的孩童造些什麼事情,死活他都不知道,遇到危險、丟掉性命他自己不曉得。現在我們學佛的人就像這種情形,你說多可怕!
佛了解末法眾生的狀況,知道末法眾生的苦難,所以慈悲到了極處,對末法眾生有特別的開導,《大集經》裡面教給我們,末法眾生淨成就,這是一個重大的開示。我們生在末法時代,我們學佛選擇哪個法門,佛講的淨成就,我們選擇淨土法門,這是尊佛的遺教。佛又有四依法垂訓後人,讓我們不至於走錯路,沒有善友照顧,我們遵守四依法決不會走錯路。第一個「依法不依人」,法是經典,一定要以經典做依據,經是佛說的。
第二個教給我們,「依義不依語」,這一句非常重要,為什麼?避免後人對經典的爭論。佛知道經典會流通全世界,一定要依靠翻譯,同樣是一部經,同樣是一個梵文原本,翻譯的人不一樣,裡面的字句意思當然就有出入。譬如我們現在看到《金剛經》的譯本,《大藏經》裡面《金剛經》有六種不同的譯本,我們現在大家所念的都選鳩摩羅什。六種譯本諸位對照來看,裡面的文字不一樣,意思大同小異,到底哪個翻得對,哪個地方翻錯?這不是又麻煩了。所以佛教我們依義不依語,這就好,意思對就行了,話多說幾句、少說幾句沒關係。翻譯用這個字、用那個字也沒有關係,只要意思對就行了,避免許多的爭論。特別是《無量壽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到現在九個本子,五種原譯本,三種會集本,還有一種節校本,彭際清的。我們懂得依義不依語,這個爭論就沒有了,不必堅持哪一家。我們自己修學,可以堅持一個本子,但是對於其餘的本子決定是尊重,決定沒有批評;我們沒有資格批評,沒有能力批評。所以佛這四依法,多重要!
時々होशདང一རພຊຍ๛:
第三,佛教給我們,「依了義不依不了義」。什麼是了義?這一生決定可以成佛,這是究竟了義。最低限度要在這一生當中,超越六道輪迴才算是了義。如果你的修學,你在這一生不能夠超越三界六道,還要搞六道輪迴,你學的就是不了義;無論修得怎麼好,你不能出離六道輪迴。不能出離六道輪迴,換句話說,你就決定免不了三途果報,一定的道理,所以就沒有成就。要想脫離六道輪迴,大小乘經論都是一個道理,要斷見思煩惱。你能斷得了嗎?見思煩惱歸根結柢一個總原則,破我執,你對於世出世法還那麼執著,行嗎?不行,這是諸位都清楚的。破執著你就出三界,離分別你就出十法界,把妄想斷乾淨你就成究竟圓滿佛。這個大道理在,大乘經典裡面佛說得太多了。佛說出我們的病根是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諸位想一想,這個東西我們有沒有?這是不能不明白,一定要依了義經。
今天講了義,不但了義,要究竟了義。往生經,現在就是講淨宗的五經一論,叫往生經,究竟了義。這六部經論,隨便以哪一部都能成功,都能夠超越三界、超越十法界,往生西方淨土,真正不可思議。可是你依任何一部經不要懷疑,現在有人依《無量壽經》,懷疑夏蓮居的會集本,他要老實念佛能不能往生?能往生,生到邊地疑城,這經上講的。你還要真念,真相信阿彌陀佛,真相信淨土,你對於這個經會集本有懷疑,生邊地疑城。所以我們為什麼幹這種事情?你對這個本子有疑,你不依它就好了,這九種本子裡面你依另外的本子,可以。甚至於說不依{無量壽經}這個本子,你依《阿彌陀經》也行,本子這麼多,任何一本依靠它都能往生。但是對於其他的本子決定不懷疑,免墮邊地疑城,這對自己有大利益。可是聰明的人、有智慧的人、有福德的人他心裡明白,淨宗念佛這個法門在這些年當中,為什麼能夠普遍弘揚到全世界,這麼多人生起信心,發願念佛求生淨土,是哪一個因緣促成的?夏老居士這個會集本促成的,這是事實。
如果我們明白這個事實,你要想毀謗這個本子,你造的罪業大概就是阿鼻地獄,你還能躲得過嗎?你念佛能往生嗎?不可能。為什麼不可能?業障習氣太重。雖念阿彌陀佛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一絲毫都沒有斷,還犯嚴重毀謗三寶的過失。先墮地獄,地獄罪報受滿之後出來也許再遇到緣,阿賴耶識裡面還有阿彌陀佛的種子,接著再幹。這個事情說起來不希奇,我們在過去生中也幹過,我們也墮過地獄,受過無量劫的災難,那個罪受完了,這一生才得人身,遇到這個法門。想想從前幹的傻事,吃的那些苦頭,心有餘悸。現在我們回頭了,我們明白了,再不幹傻事。所以在現前無論毀謗我的人、侮辱我的人、陷害我的人,甚至於殺害我的人,我都合掌讚歎,感恩戴德,沒有一點怨恨之心,為什麼?因為我曉得,西方極樂世界「諸上善人,俱會一處」,我要把自己養成上善的標準,才能夠到西方極樂世界受大眾歡迎。一絲毫的惡意都沒有,對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只有一個感恩戴德。
時々होशདང一རພຊຍ๛:
你要問了,這些陷害你的人,甚至殺害你的人,對你有什麼恩德?你還要感謝他、還要報答他。有恩德,他的毀謗、侮辱、陷害,正是像老師來考試一樣,我這一關通過了,他來考試我這一關通過,怎麼沒有恩德?沒有這個考試,我還不知道自己功夫到什麼階段?不曉得。他要把我殺掉我更感謝他,為什麼?早一天到極樂世界,他把我保送去了;這個世間太苦了,你的福報智慧很大了,不要在這裡受苦了,趕緊去!那怎麼沒有恩德?早死早往生,早死早享福,恩德太大了。罪福、善惡在一念之間。所以你一念覺,到哪裡修福,哪個地方不是修福之處,哪個時候不是修福之時,哪一樁事不是修福之事,問題你覺不覺悟?所以諸佛菩薩、聲聞、緣覺,對一切眾生只有一個感恩之心。登地的大菩薩知恩報恩,跟我們凡夫思想觀念確實是不相同。
除了經上講的五逆罪,《十輪經》上說,這個經上也說。佛還告訴僧護,他說有九種人常常墮落在阿鼻大地獄中,比這五逆又加了四條。加了四條,第一個,食僧物,吃出家人的東西,我們聽到太害怕了,許多在家居士到道場來吃出家的東西,這怎麼辦?好在淨宗學會跟居士林都是在家人的道場,我們出家人來吃在家人的東西,不是在家人吃出家人的東西;我們在這個道場是出家人吃在家人的東西。這是講十方常住,怎麼個吃法?盜心吃、貪心吃,這就有罪。你到寺院裡面,寺院裡面主持的人請你去吃,這沒有罪過,這是諸位都曉得的。過去寺院叢林裡面,居士來掛單的很多,諸位要在中國大陸看大的寺院叢林,它分內院跟外院,內院出家人住的,外院居士住的。因為在古時候跟現在的社會制度不相同,農業的時代,農業社會裡面休閒的時間長,他不是在耕作的期間大家都有空閒,有空閒有很多人到寺院去掛單,一掛就幾個月。到寺院去幹什麼?聽經、念佛、參禪,所以他到寺院去。
到寺院去討單,這就是掛單住在那邊,寺院裡面同樣也分一份工作給你做,這個吃就沒有問題,這不是白吃,分一份工作給你做。一般讀書人分的工作多半是寫經,從前沒有印刷術,只有寫。念書人你住在這裡歡迎你,你替我寫經,抄寫經本,藏經樓裡面藏經就豐富了。本來只有一部經,你能夠再寫一部,它就多一部,再寫兩部它就多兩部。所以一般讀書人到寺院裡面的工作,一定是請他寫經。要不是寫經的,就分配給一些比較勞力的這一些工作,像打掃環境,廚房裡面幫忙、槽坊裡面幫忙這些事情。因為過去寺院的住眾多,生活也艱難,廚房裡面燒柴火,柴火要有人去砍柴,砍回來還要劈柴,都很粗重的工作。米都是糙米,米收的是稻穀,稻穀要把它磨成米、糙米,米再舂熟,都需要人工。所以在寺廟討單的時候,多半要兼這些工作。所以到寺院裡面來住,真是福慧雙修,那就沒有問題。你要是到寺院來是白吃,這個罪過就很重。食僧物要講清楚,不講清楚大家都害怕,都不敢到寺院來了。
第二個是佛物,隨便用供佛的這些物品,這罪過很重。所以一切物品是先供佛僧,然後我們自己再受用。第三個殺父,第四殺母,第五殺阿羅漢,第六破和合僧,這是五逆罪裡頭有的。第七破比丘淨戒,慫恿教唆比丘犯戒,這是墮阿鼻地獄。第八個是犯淨行尼,比丘尼,清淨的比丘尼,你侵犯她,墮阿鼻地獄。第九個作一闡提。一闡提是梵語,中國的意思是沒有善根的人,就是我們一般講心裡面充滿邪惡,念念都與邪知見、十惡業相應,這樣的人就是一闡提。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無不是邪惡,所以說他沒有善根。佛講這九種人常常在地獄。地獄出來之後,諸位要曉得,他還有惡的習氣,縱然前世修的有福報得人身,可是這個習氣在。好像他不作惡他就很難過,他日子就過不了,這是惡心惡意、惡言惡行成了一種習慣,這是非常非常可怕。所以到人天時間並不長,他又造罪業,失了人身之後他又回到地獄。本經對這個事情說得很詳細,勞累地藏菩薩,地藏菩薩是真慈悲。
นำร่อง
[0] ดัชนีข้อความ
[#] หน้าถัดไป
Go to full version